五部門關于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的通知 全文下載
▉ 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 (2022—2026 年) 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 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將深刻改變 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然形成。為深 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 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相關部署,提升我國虛擬現 實產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激發產業服務體系創新活力,加 快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構建完善虛擬現實產業創 新發展生態,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 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 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順應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 和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供給側結構性 改革為主線,以虛擬現實核心軟硬件突破提升產業鏈韌性, 以虛擬現實行業應用融合創新構建生態發展新局面,以虛擬 現實新業態推動文化經濟新消費,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 文化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發展目標 到2026 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 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 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應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 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多技術融合、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 系統化創新體系基本形成,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 網絡傳輸、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核心關鍵技術 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制定虛擬現實標準體系,建設制造業創 新中心,建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虛擬現實制作實驗區、虛 擬現實賦能舞臺藝術數字化制作實驗區。 產業生態持續完善。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 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 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 量超過2500 萬臺,培育100 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 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 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 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 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融合應用成效凸顯。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 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虛擬現實重點 應用領域實現突破。開展10 類虛擬視聽制作應用示范,打 造10 個“虛擬現實+”融合應用領航城市及園區,形成至少 20 個特色應用場景、100 個融合應用先鋒案例。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 圍繞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網絡傳輸、內容 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關鍵細分領域,做優“虛擬現 實+”內生能力,強化虛擬現實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 云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疊加“虛擬現實+”賦能能力。推進云、網、邊、端協同能 力體系建設。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面向特定場景、具備 商用潛力的應用技術研發。 專欄1 關鍵技術融合創新工程 近眼顯示技術。重點推動Fast-LCD、硅基OLED、Micro LED 等微顯示 技術升級,發展高性能自由曲面、BirdBath 光學模組、陣列與衍射光波導等 器件,開展輻輳調節沖突緩解、光場顯示等前瞻領域研發,加快近眼顯示向 高分辨率、大視場角、輕薄小型化方向發展。 渲染處理技術。重點推進渲染優化技術,研發混合云渲染、基于眼球追 蹤的注視點渲染、人工智能渲染等新興技術,推動虛擬現實渲染處理向軟硬 耦合、質量效率兼顧的精細化方向發展。 感知交互技術。重點推動由內向外追蹤定位技術研究,發展手勢追蹤、 眼動追蹤、表情追蹤、全身動捕、沉浸聲場、高精度環境理解與三維重建技 術,加強肌電傳感、氣味模擬、虛擬移動、觸覺反饋、腦機接口等多通道交 互技術研究,促進感知交互向自然化、情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網絡傳輸技術。推動5G、千兆寬帶等對虛擬現實的適配,構建全場景 實時寬帶通信能力。發展頭顯終端與個人電腦、手機等計算設備間的近場超 寬帶傳輸技術,探索面向虛擬現實業務的云網邊端算力協同架構,加快研究 端到端、精細化、差異化網絡傳輸運維與體驗質量評估體系。 內容生產技術。突破多模態數據采集生成技術,重點發展幾何、物理、 生理、行為等高度擬真的三維建模技術。推進8K 分辨率及以上、高動態范 圍、寬色域、高幀率全景拍攝、高性能拼接縫合、多相機同步、虛擬現實視 4 頻與平面視頻混合制作等關鍵技術研發。發展頭部追蹤和聲場旋轉技術,提 升虛擬現實節目的聲音體驗。突破六自由度攝制、沉浸式音頻、全息視頻采 集制作、渲染引擎、虛擬化身以及基于位置服務的三維數字空間體驗等強交 互內容生產技術。 壓縮編碼技術。重點推動基于視角的超高分辨率(8K 及以上)虛擬現 實視頻編解碼技術。突破六自由度虛擬現實視頻、球體視頻、全息視頻、沉 浸式音頻、多模態數據等壓縮編碼技術。研究自適應網絡傳輸等關鍵技術, 推動虛擬現實編解碼向網絡智能協同方向發展。 安全可信技術。重點推動安全可信的虛擬現實產品和服務在各場景中應 用,突破基于可信計算主動免疫雙體系并行動態度量檢驗技術,加快可信計 算在虛擬現實網絡應用協議與接入機制的應用研究與推廣。 (二)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 全面提升虛擬現實關鍵器件、終端外設、業務運營平臺、 內容生產工具、專用信息基礎設施的產業化供給能力。研發 高性能虛擬現實專用處理芯片、近眼顯示等關鍵器件,促進 一體式、分體式等多樣化終端產品發展,提升終端產品的舒 適度、易用性與安全性。加大對內容生產工具開發的投入力 度,提高優質內容供給水平。 專欄2 全產業鏈條供給提升工程 關鍵器件。著力突破高性能、低功耗的虛擬現實專用處理芯片,支持 8K 60 幀及以上視頻編解碼、高性能圖形渲染、傳感融合與三維重建等功能。 推進4K 以上新型微顯示器件的規模量產,開發配套顯示驅動芯片,優化自 由曲面、光波導等光學器件的視覺性能、體積、重量、成本。 終端外設。發展一體式、分體式、車載式、云化終端等多形態虛擬現實 設備,優化終端體積、續航、散熱、畫面質量、智能感知等指標,研發可裸 眼觀看、沉浸式還音的視音頻系統裝置,研發3D 化、實時性、多任務虛擬 現實操作系統。提升手機生成與顯示虛擬現實內容的能力。加大面向虛擬現 5 實的配套感知交互產品推廣。 業務運營平臺。發展沉浸式主題樂園、劇場、文化場館等線下體驗中心, 發展云化虛擬現實線上服務平臺、基于用戶地理位置服務的增強現實運營平 臺,推動建立高效、優質、安全的虛擬現實業務運營平臺與配套新型基礎設 施,實現內容聚合、分發、支付等功能。 內容生產工具。開發三維場景編輯器、高性能拼接縫合、高精度云端實 時渲染處理、虛擬現實視頻融合制播、沉浸式音頻編輯制作等關鍵內容生產 軟件。發展高性能3D 超高清全景攝像機、三維掃描儀、動作捕捉外設、聲 場麥克風等內容影音采集設備,基于視角的虛擬現實視頻、沉浸式音頻內容 壓縮編碼設備。發展云化算力資源池、網絡直播平臺、高性能傳輸網絡等內 容編輯與傳輸工具。 專用信息基礎設施。面向視頻內容、圖形渲染及空間計算等虛擬現實特 色業務需求,發展融合云計算、邊緣計算、沉浸式計算等支撐虛擬現實的多 節點算力信息基礎設施,實現云網邊端的高效安全協同。 (三)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 面向規?;c特色化的融合應用發展目標,深化虛擬現 實在行業領域的有機融合,推動有條件的行業開展規?;瘧?用試點。 (1)虛擬現實+工業生產 圍繞重點垂直行業領域,推動虛擬現實和工業互聯網深 度融合,支持虛擬現實技術在設計、制造、運維、培訓等產 品全生命周期重點環節的應用推廣,強化與數字孿生模型及 數據的兼容,促進工業生產全流程一體化、智能化。支持工 業企業、園區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優化生產管理與節能減排, 實現提質增效降本。發展支持多人協作和模擬仿真的虛擬現 實開放式服務平臺,打通產品設計與制造環節,構建虛實融合的遠程運維新型解決方案,打造適配各類先進制造技術的 員工技能培訓新模式,加速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2)虛擬現實+文化旅游 推動文化展館、旅游場所、特色街區開發虛擬現實數字 化體驗產品,讓優秀文化和旅游資源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活起 來”。開展行前預覽、虛實融合導航、導游導覽、藝術品展陳、 文物古跡復原等虛擬現實創新應用,鼓勵一二級博物館、具 有條件的旅游活動場所設置沉浸式體驗設施設備。 (3)虛擬現實+融合媒體 推廣虛擬現實全景攝像機、三維掃描儀、聲場麥克風、 裸眼沉浸式呈現等設備,探索新型導演敘事、虛擬拍攝技術, 在新聞報道、體育賽事、影視動畫、游戲社交、短視頻等融 合媒體內容制作領域,推動廣播級高品質、大眾化低門檻虛 擬現實數字內容同步發展,以虛擬現實技術助力廣播電視及 網絡視聽業態更新,支持建設虛擬現實音視頻專區與影院, 探索基于虛擬化身等新形式的互動社交新業態。 (4)虛擬現實+教育培訓 在中小學校、高等教育、職業學校建設一批虛擬現實課 堂、教研室、實驗室與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面向實驗性與聯 想性教學內容,開發一批基于教學大綱的虛擬現實數字課 程,強化學員與各類虛擬物品、復雜現象與抽象概念的互動 實操,推動教學模式向自主體驗升級,打造支持自主探究、 協作學習的沉浸式新課堂。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2.0”,支持建設一批虛擬仿真實驗實訓重點 項目,加快培養緊缺人才。 (5)虛擬現實+體育健康 聚焦“大體育,大健康”發展需求,面向體育用品、運動 設施、健身軟件及平臺,推動虛擬現實終端及內容兼容適配, 支持虛擬現實落地戶外與室內、有氧與無氧、單人與多人、 休閑與競技等多元體育運動領域,推動虛擬現實在訓練、賽 事中的應用,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數字化、智能化、沉浸 化的新型體育運動解決方案,構建大眾健身新業態。推動虛 擬現實在醫學教育、臨床診治、康復護理、成癮戒斷、心理 輔導、關懷探視、手術導航等場景應用落地。 (6)虛擬現實+商貿創意 在智慧家裝、虛擬看房、大型會展、時尚創意、視頻會 議、遠程辦公、智慧商圈、外賣零售等領域,落地推廣一批 虛擬現實技術支撐的典型案例,發展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有 機融合的商貿活動體驗新模式,打造商貿新場景、新業務。 (7)虛擬現實+演藝娛樂 搭建常態化的虛擬現實線上演播攝制播出環境,支持舞 臺藝術、綜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質資源網絡展演,開展 沉浸式業態體驗落地推廣活動。探索觀眾與表演區新型互動 方式與適合線上觀演的原生線上演播內容,打造虛實融合的 “超級現場”沉浸體驗。推動虛擬現實在娛樂行業應用,豐 富虛擬娛樂體驗內容,提升線下娛樂的數字化水平和體驗感。 (8)虛擬現實+安全應急 針對礦山安全、?;钒踩?、自然災害防治等場景,開 展沉浸式虛擬演練,實現安全應急演練由“以裝備設施為中 心”向“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轉變。推動智慧警務與應急 管理的信息化創新建設,探索增強現實智能單兵系統,實現 安防綜合信息的全要素集成聯動。 (9)虛擬現實+殘障輔助 在出行輔助、技能訓練、精神關懷與文旅休閑、社交通 訊、教育就業、生活購物等場景,探索一批虛擬現實賦能殘 障弱勢人群的應用實踐,推廣一批適配殘障弱勢人群的虛擬 現實設備,助力“信息無障礙”服務建設。 (10)虛擬現實+智慧城市 探索虛擬現實在城市治理中的融合應用,形成城市可視 化管理解決方案。推進基于用戶地理位置服務(LBS)和高 精度視覺定位服務(VPS)的生活助手應用,支持厘米級空 間計算、多場景大規模用戶實時交互。提升數字空間運營服 務能力,探索室內外實景三維商業化建設模式,面向交通出 行、餐飲購物、文娛休閑等場景,打造虛實融合、高效便捷 的個性化智慧生活信息服務。 專欄3 多場景應用融合推廣工程 工業生產領域“VR/AR 工業賦能”工程。加快垂直領域虛擬現實的先導 應用,推動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智能化車間與虛擬產線建設,建設跨領域跨 環節的模擬仿真與協同開發環境,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原材料、消費品等產業,能源電力、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鋼鐵石化、建筑工程等重點領域, 培育包括開發設計、制造裝配、運維巡檢、遠程協作、營銷展示等在內的不 少于50 個典型應用工業場景。 文化旅游領域“VR/AR 沉浸式旅游體驗”工程。支持虛擬現實技術在 旅游領域落地應用,推動景區、度假區、街區等開發交互式沉浸式數字化體 驗產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智慧導覽等新型旅游服務。培育 云旅游、云直播、云展覽等新業態,推出一批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 體育健康領域“VR/AR 大眾健身”工程。支持發展運動項目與虛擬現實 技術融合,落地一批以體育強國為主題的健身鍛煉虛擬現實產品,推動數字 騎行、跑步等多類典型應用場景試點應用,優化運動器材、健身軟件、體育 設施與虛擬現實終端間的有效適配,舉辦虛擬現實運動健康推廣活動,提升 虛擬健身的大眾認知度。 演藝娛樂領域“VR/AR 線上演播”工程。推動5G 虛擬現實在演藝行業規 模商用,建設常態化“虛擬現實+演藝”平臺,支持文藝院團、演藝機構舉辦 線上沉浸式演藝活動,促進舞臺藝術線上發展,鼓勵文藝院團、文藝工作者、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虛擬現實平臺開展沉浸展演,培育一批符合沉浸娛 樂需求,適合線上觀演、傳播、消費的原生線上演播產品。支持虛擬現實在 主題公園、園區街區、商業場所的應用,開發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 智慧城市領域“VR/AR 智慧商圈”工程。支持基于用戶地理位置服務和 高精度視覺定位服務的增強現實應用對線下街區賦能,遴選不少于10 個熱 點商圈,推動虛實融合沉浸化、數字空間運營化的“全息街區”樣板點建設, 打造涵蓋互動社交、室內導航、餐飲購物等的個性化生活信息服務。 (四)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建設共性應用技術支撐平臺。聚焦行業共性技術,挖掘 行業領域關鍵技術需求,依托行業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科 研院所建設行業共性技術平臺,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提 供標準與知識產權相關服務,解決制約行業應用復制推廣的 技術瓶頸,提升跨行業的虛擬現實應用基礎能力。 建設沉浸式內容集成開發平臺。開展沉浸式內容生產工 具及流程優化研究及培訓,為內容開發者提供全景拍攝、三 維重建、直播分發、開發引擎、虛擬化身、沉浸式音頻、終 端外設等虛擬現實攝制軟硬件工具箱,支持三維化、強交互 內容創作與規模生產。支持建設沉浸式內容開發開源軟件社 區,鼓勵向社會開放,扶植用戶生成內容(UGC)生產。鼓 勵創作者經濟,構建優質內容共建共享平臺。 建設融合應用孵化培育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企業 建設一批虛擬現實體驗中心,集中展示先鋒應用場景。搭建 覆蓋產業鏈多環節的用戶體驗測評環境,開展虛擬現實重點 標準研制與宣貫。建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服務載體,打造 專業化、全流程覆蓋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五)構建融合應用標準體系 加強標準頂層設計,構建覆蓋基礎通用、內容生產、網 絡傳輸、分發平臺、終端設備、質量評測、創新應用等全產 業鏈的虛擬現實綜合標準體系。根據行業急需度明確虛擬現 實標準研制路線圖。加快健康舒適度、用戶信息安全、內容 制作流程、編碼傳輸、從業人員能力等重點標準的制定推廣。 推動虛擬現實應用標準研究,制定不同應用場景下模型架 構、解決方案標準。鼓勵我國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際標準化活 動,積極貢獻中國技術方案。支持企業開展《數據管理能力 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等國家標準貫標。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聯動 加強部門協同,按年度制定各部門工作落實計劃,逐年 推動各項重點任務按期執行,定期開展工作成效總結。強化 部省聯動,指導有產業基礎的地方出臺產業規劃及配套政 策,加強組織實施。鼓勵地方搭建應用供需對接平臺,推動 虛擬現實企業與行業應用方合作交流,加速新技術、新產品 應用落地。 (二)優化發展環境 指導科研院所、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加強協同配合,組 建公共服務平臺。統籌利用國家級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推進產業資金有效供給。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培育專 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立安全保障 體系,加強個人及公共信息資源保護,提升對數據濫用、侵 犯隱私等行為的風險防范。引導開發適合青少年使用的虛擬 現實產品和服務。 (三)深化技術研發 鼓勵加大虛擬現實相關基礎理論、關鍵技術與應用技術 的研發投入,支持具有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 所、標準組織、產業聯盟等組建多元創新載體,加強關鍵核 心技術與產業共性技術供給。支持研發成果通過關鍵產品、 行業應用的迭代加速成熟。 (四)開展應用試點 圍繞虛擬現實重點應用領域,組織開展應用試點,挖掘 有潛在商業價值的應用場景,舉辦虛擬現實融合應用案例征 12 集活動,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鋒應用案例。鼓勵電信運 營商、互聯網企業等參與建設虛擬現實內容開發中心和應用 體驗展示中心。 (五)打造產業集群 開展虛擬現實融合應用領航城市及園區建設,加快培育 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骨干企業。結合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 范基地建設工作,支持虛擬現實產業集聚發展。建設虛擬現 實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面向應用創新的技術和產業服務。 結合地方、行業特色,建設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助推虛擬 現實技術和應用解決方案成果落地推廣。 (六)強化人才支撐 支持高等院校加強虛擬現實相關學科專業建設,鼓勵產 學研合作,推進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精準育才,加強 人才引進,擴大定向培養,培育一批復合型人才。優化企業 家成長環境,建立有利于企業家參與創新決策、凝聚創新人 才、整合創新資源的新機制,造就高水平領軍人才隊伍。 (七)推動交流合作 充分發揮聯盟、協會等行業組織宣傳推廣、展覽展示、 辦賽辦會作用,促進優秀應用案例“進園區”“進企業”。 拓展虛擬現實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渠道,推進技術、人才、 資金等資源互動。結合“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實施,推 動企業建立海外市場服務體系,加快國際市場開拓步伐。 |
- [展會論壇] 2023(第二屆)農村能源發展大會
- [展會論壇] 2023 中國(中部)工業博覽會
- [展會論壇] 第二十二屆中國成都建筑及裝飾材料博覽會(2023中國成都建博會/CCBD)
- [展會論壇] INTERCLEAN CHINA 2023 國際清潔與維護展覽會
- [行業監測] 分子篩轉輪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研究報告] 全球及東南亞巖棉保溫板行業研究報告
- [展會論壇] 2023年山西國際水展
- [行業數據] 中國管道直飲水行業需求結構及增速
- [行業數據] 2016-2022-2025年中國管道直飲水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 [消費品數據] 直飲水主要模式及特點
- [研究報告] 中國管道直飲水行業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 [展會論壇] 上海國際環保展
- [展會論壇] 2023中國(大灣區)工業互聯網發展與安全峰會
- [研究報告] 移動機器人(agv/amr)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版)
|
|
|
|
|
|
|
|
|
|
|
|
|
|
- 2010-2021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數據(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
- 2010-2021年重慶市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數據(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
- 2010-2021年浙江省各市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數據(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
- 2010-2021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數據(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
- 2010-2021年山東省各市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數據(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
- 2010-2021年江蘇省各市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數據(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
- 2010-2021年河北省各市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數據(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
- 2010-2021年福建省各市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數據(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